近日,国家住建部发布了《2020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》,对全国各地的供水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。我们在《年鉴》的基础上,进一步计算出了各省和主要城市的产销差率,供大家参考。
1、产销差率
产销差率是衡量供水企业运营和管理能力的核心指标,该指标反映了水资源利用率的高低,也反映出水司赢利能力的强弱。公式如下:
产销差率=(供水量-售水量)÷ 供水量×100%
影响产销差率的因素有很多,包括管网漏损、非法用水、免费供水(消防、市政绿化等)、水压、计量误差等因素。为此,降低产销差率,提高有效供水一直是供水企业的工作重心,而产销差率的控制则是一个持续且艰巨的系统工程。
2、全国情况
2020年全国公共供水的产销差率是16.24%,其中,各省、直辖市的差异很大,如下图:
东北三省的产销差率最高,集中在26%-29%区间;其次是湖北、贵州;而数值最低(小于13%)的分别是浙江、山东、山西、甘肃和青海五省;其余均分布在13%-21%的区间。
3、主要城市排名
接下来我们来看主要城市的产销差率情况,这里选取的主要城市包括了一线(北上广深4个)、和新一线(14个),它们构成了中国经济最精华的部分,是我国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的代表。首先,我们按当年的gdp进行排名,并分别附上产销差率:
18座城市是按经济总量从上往下排列,我们看到,产销差率的分布并没有明确规律,即经济产出高的城市,其产销差率未必就低(上海、广州);而排名靠后的一些城市,有不少属于分值良好。我们根据产销差率的从高到低,再单独做一个排名:
4、用水情况比较
除了各地的供水量、售水量以外,《年鉴》中还统计了多项供水数据,所以,为了更好地比较城市之间的用水情况,我们接下来引入生产运营用水量、公共服务用水量、居民家庭用水量以及漏损水量等数据:
一般而言,在各大城市中,居民家庭用水在售水总量中所占比例最大,尽管这些主要城市在售水总量上差异很大,但在用水结构的比例上趋向一致。分析售水的市场结构,对于预测城市未来用水需求,合理制订水价体系,科学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,具有指导作用。我们将继续引入漏损水量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两类数据,并且把它们和产销差率一同比较。
建成区面积反映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城市大小,而《年鉴》中还列出了另一项重要数据:供水管道总长度。实际上,建成区面积和供水管道总长度两者之间,在数值上是高度正相关的,出于版面的考虑,本文选取建成区面积来作为参考。
至于漏损水量,是指自来水在输配过程中漏失的水量,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指标:管网漏损率,它是管网系统的漏损水量与总供水量之比。产销差率和漏损率,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,漏损率反映的是供水管网在物理意义上的水量流失,产销差率直接反映的是水司的管理效能。见下图:
透过上图,我们看到大多数城市“扎堆”在一个狭小的范围。从纵轴看,大多数城市的产销差率集中在11%—16%区间,从横轴看,它们的漏损水量集中在6000万吨—16000万吨之间。
5、深圳
相信大家已经注意到,在全国主要城市中,深圳的产销差率最低,为8.27%,管网漏损率为8%。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城市,客观来讲,深圳包括供水管网在内的基建设施,相对于兄弟城市,建成得晚、使用的时间更短,这给降低产销差率和漏损率提供了有利条件。但另一方面,深圳水务人并没有因此懈怠,而是持之以恒地推进产销差控制工作,不断提升供水管理水平,使全市的产销差率和漏损率逐年下降。
根据国家住建部的行业要求,城市供水企业管网基本漏损率不应大于12%。2020年,全国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水量达到了78.54亿吨,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,相当于全年漏掉了561个杭州西湖的水。每降低1个百分点的产销差率和漏损率,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目前,深圳市水务集团承担着深圳市99.86%的供水业务,对于供水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深圳水务集团而言,降低产销差率和漏损率,是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。深圳水务集团将在原有良好的基础上,力争在2025年实现本地产销差率控制在7%以内,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
来源:中国水星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