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务行业属于市政公共服务的一部分,是支撑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行业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水务行业重要性日益提升。从产业链角度来看,水务行业包括原水取水、自来水生产、供水管道、终端用户的二次供水、排水、污水处理和再生水等环节。水务公司作为产业链中最主要的参与者,通常涉及水务行业全产业链环节,下设多个子公司分管水务行业不同业务,如水资源公司(原水供应)、自来水公司(城市供水管网、终端供水)、排水公司和污水处理公司等。随着特许经营制度的引入,水务企业逐步开始市场化改革,实现政企分离和自负盈亏式的一体化运营。
发展现状
供水总量保持基本稳定,供水能力持续增长。我国供水总量在2013年达到峰值后开始缓慢下降,近年来,全国供水总量保持基本稳定,平均年变化幅度保持在1%左右。2019年我国供水总量为6021.2亿立方米,同比增加0.09%,供水市场趋近饱和,并得益于近年来我国供水管道长度及供水普及率的逐年增长,已进入平稳发展状态。2019年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达92.01万公里,供水普及率达98.78%。
资料来源:住房和城乡建设部
供水管网漏损普遍存在,影响用水安全及管网管理能力。目前,供水管网漏损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,随着城镇化的发展,供水管网长度不断增加,管网漏损现象更加突出。供水管网漏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,与国家政策号召不符,同时由于管网漏损是水务公司自负盈亏,因此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过高会造成极大损失,供水企业成本加大,给水务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增大。供水管网漏损也会影响水质,给居民的用水安全带来风险。据住建部统计数据,2019年我国600多个主要城市的供水管网漏损水量达到81.64亿立方米,平均漏损率高达14.12%,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情况严重。
2015-2019年我国城市平均供水管网漏损率(单位:%)
资料来源:住房和城乡建设部
污水排放量持续上升,污水处理能力亟待增强。除了供水外,污水处理也是目前水务行业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。从污水处理的供给来看,由于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需求,我国城市近年来污水产生量和处理量呈上升趋势。截至2019年底,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为555亿吨,县城污水排放量为102亿吨,村镇污水排放量为216亿吨,合计873亿吨。据预测,我国2020年城市污水排放量为588亿吨,县城污水排放量为105亿吨,村镇污水排放量为233亿吨,合计926亿吨。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亟待增强。
2015-2020年我国污水排放量情况(单位:亿立方米)
资料来源:住房和城乡建设部
我国智慧水务行业呈现分层竞争态势,大型水务企业引领智慧水务建设。我国的智慧水务公司分为三种类型:第一类是以硬件产品为核心的公司;第二类是以软件产品为核心的公司;第三类是新入局的大型it公司;这三类公司形成分层竞争态势。智慧水务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未来将由大型水务企业引领,率先开始智慧水务系统的建设,在标杆企业带领下,中小企业从初级向高级逐步完善智慧水务的建设。智慧水务未来将着重于供水、排水、污水处理的一体化建设,打破各业务数据孤岛,实现统筹管理和调度优化。
发展趋势
加强行业监管,确保水资源安全。水生态安全将会是我国长期战略之一,支撑着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、百姓身体健康寿命延长。因此,国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,不断加大对水生态安全的供水、污水、水环境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投资力度,并持续推进水生态一体化、系统化的保护治理工作。
我国水务行业相关政策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竞争由资本转向服务,行业信息化加速。从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,水务行业的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,智慧水务将会迅速发展。此外,水务行业将从以资产为主逐步转向以服务为主,致力于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。从竞争格局趋势来看,竞争由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,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,小型企业生存环境将变得更加困难,行业内兼并重组现象将愈加明显。
智慧水务前景向好,市场空间超五百亿。智慧水务属于智慧城市其中一环,国家政策高度重视智慧水务发展。2012年以来,国务院、发改委及住建部相继印发智慧水务相关政策。其中《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》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,将物联网感知设施、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,推进市政公用设施、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。因此,智慧水务市场将进入高速增长期,据预测,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9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%。
2021-2025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(单位:亿元)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来源:中国水星网